试验研究基地
新材料及应用研究室
简介:我院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人造金刚石的合成研究,在超硬材料方面有强大的技术优势,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形成了一支设备设计一合成技术一制品开发的综合研发队伍,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己开发的超硬材料及制品有: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刀具)、新型高品质金刚石工具(绳锯、磨轮、磨盘、锯片、钻头、线锯)。项目产品的性能、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些达国际先进水平。重点研发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及其复合材料合成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重点研发技术经济指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档超硬材料制品。
主要仪器:Diainspect.OSM磨料图像自动分析系统(德国产)、Instron 5569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美国产)
研究方向:超硬复合材料
脆性材料加工用超硬钻切工具
精密加工用超硬柔性工具
产 品:
晶体材料研究室
简介:晶体材料研究室的前身是由曾骥良教授等人于1976年创建的“高温高压成岩成矿地质实验室”,曾生长出我国第一颗宝石级的水热法祖母绿晶体和红宝石晶体,并获得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更名为“晶体材料研究室”。 “十五”、“十一五”期间完成的国家863项目“HGTR-KTP晶体水热法生长技术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尺寸、高质量ZnO晶体的水热法生长关键科学技术”。 研究室现有1500平方米的实验大楼,拥有自行研制的各种型号水热法生长设备18套及内圆切割机,精密研磨机等设备。已开发的晶体材料有:KTP、ZnO、KBBF、RBBF,其中KTP晶体已实现产业化 ,年产值达到600余万元。
主要仪器:X射线单晶定向仪;CARY5000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研究方向:非线性光学晶体
光电功能晶体
水热法人工晶体生长设备
产 品:
有色金属材料研究室
简介:有色金属材料研究室筹建于2007年,目前已经组建了超细金属粉体实验室和纳米金属粉体实验室。超细金属粉体实验室于2007年开始筹建,现已研发出低成本金刚石工具用新型结合剂——TB系列超细合金粉末,并已投入生产。TB系列超细合金粉末应用于金刚石工具领域将引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它可以大幅度降低我国高端金刚石工具的生产成本。纳米金属粉体实验室于2009年开始筹建,通过引进南京工业大学直流电弧等离子体蒸发冷凝连续制备纳米金属粉体技术,建成年产吨级纳米金属粉体生产线。纳米金属粉体生产线可同时满足生产和实验要求,并且更有利于实验成果向产业化转化。目前,实验室已经实现了平均粒度在15~300nm的铜、锡、银、镍、铁、钴、锌、铋等高纯纳米金属粉体和超细粉体的批量制备。
主要仪器:IGA-001智能重量分析仪(英国);DMi3000M倒置金相显微镜(德国)
研究方向:化学共沉淀法预合金粉体材料
金属纳米粉体材料
产 品:
TB01的SEM形貌
(×5000)TB02的SEM形貌
(×10000)TB02的SEM形貌
(×10000)TB系列超细合金粉末的应用领域、技术参数
名称 应用领域/技术指标 | TB01 | TB02 | TB03 | TB04 |
应用领域 | 激光焊接金刚石工具过渡层 | 金刚石工具结合剂(例如绳锯、锯片、钻头、砂轮) | 金刚石工具结合剂(例如绳锯、锯片、钻头、砂轮) | 金刚石工具结合剂(例如绳锯、锯片、钻头、砂轮) |
理论密度(g/cm3) | 8.12 | 8.47 | 8.76 | 8.25 |
费氏粒度值(FSSS)μm | 4.0±0.4 | 3.6±0.3 | 2.2±0.2 | 3.3±0.3 |
松装密度(g/cm3) | 1.6±0.2 | 1.4±0.2 | 0.9±0.2 | 1.4±0.2 |
总氧含量(wt.%) | ≤0.8 | ≤0.8 | ≤1.0 | ≤0.8 |
推荐烧结温度(℃) | 825 | 800 | 725 | 850 |
最低烧结温度(℃) | 775 | 750 | 700 | 750 |
COPYRIGHT©2014 国家特种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2641号